汨罗融媒体讯(记者 张为)“达摩岭路通了,欢迎来看雪。”一场大雪给玉池山达摩岭带来了绝美雪景,也让这个汨罗海拔最高的小山村被隔绝。1月24日晚,川山坪镇达摩岭村村书记熊尹终于向外界发出一条信息。
信息背后,是一个令他动容的故事。
雪后第四天,玉池山最高峰的达摩秘境依旧冰天雪地
这天,天已放晴,受高海拔影响,玉池山最高峰达摩岭依旧“雪国”,顶峰之上的达摩秘境虽美得罕见,却也无路抵达。被冰雪包围的村民们没有坐等,他们出动男女老少共120余人,用不停歇的6个多小时,一寸一寸,铲通了一条8.5公里长的冰雪之路。
大山之中,纯白的冰雪路蜿蜒在翠绿的竹林间,厚厚的积雪下是2厘米以上的冰层,一锹下去,纹丝不动。“我们前天组织了两辆铲车,但机械设备效果不佳,只能铲除表层的积雪,达不到通车的效果,所以决定号召全村人工铲雪。”熊尹解释。
120多名群众自发上路铲雪
听到村里的号召,24日上午11点,仅有400位常住人口的小村庄,聚集起了来自三个片区的120多名群众。他们自扛工具,就近上路,一寸一寸地敲,一尺一尺地铲,连续作战6个多小时,铲雪8.5公里,最终三片区“成功会师”,贯通了这条从白鹤洞到达摩岭的冰路。“这120多人上的是主干道,还有不少人是在清理组上的路,真的可以说是全村出动。”回忆起这个过程,熊尹仍心潮澎湃。
人工铲通的冰雪之路
“他们只为一件事,就是方便自己回家的乡亲,向游客展示达摩岭最美的雪景。”明明在最寒冷的天气,身周都是冰雪,但整条路下来,大家都铲得汗流浃背。一天下来,许多人的手掌更磨出了水泡,也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。
雪中的达摩秘境
1960年至1969年,河南林县人仅仅靠着一锤、一铲、两只手,在太行山腰修建成了“人工天河”红旗渠。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正是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。“今天我们达摩岭村展示的也是全村人的团结奋斗和自力更生,燃起的更是乡村振兴的迫切愿望。”熊尹说,我们达摩岭村未来可期!
一审:徐 娟
二审:刘晓元
三审:谢 江
责编:刘晓元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第一个赢长沙的队伍出现了 益阳啦啦队!
湖南换季比翻书还快 最低0℃!请拿出你的大棉服 要下雪啦!
欢迎回家!大湾区湖南人队确认参加 “湘超”第二阶段赛事
岭南湖南都是故乡 大湾区湖南人队“湘超给了我们回家的机会”
七嘴八舌策湘超丨球迷文化 乐观包容共进退
湘超第十轮 三大看点不容错过 榜首保卫?德比较量?八强卡位?绿茵场上见分晓
小编听完都燃起来了 益阳队主教练几句话点燃球队氛围
永州游子回家了 李好夫妻回永州体验砖票
下载APP
分享到